近年来,锂电池安全问题频发,引起社会关注。作为储能领域的新秀,全钒液流电池的安全优势十分突出。
据不完全统计,过去三年,全球锂电池储能项目发生了30多起爆炸和火灾事故。
2021年4月16日中午,北京集美大红门25MWH直流一体化电站发生火灾,电站北区发生爆炸,造成两名消防员死亡,一名消防员受伤,一名员工失去联系。这起事故是中国第一起造成人员死亡的蓄能电站安全事故。事故过程符合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典型特征。
2021年7月30日,澳大利亚吉朗附近的“维多利亚大电池”项目发生了火灾。装有13吨锂离子电池的特斯拉Megapack电池组起火。大约150名消防员正在努力控制火势蔓延到现场的其他电池组。根据neoen之前发布的消息,该项目于7月28日在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处注册。这意味着,在注册两天后,特斯拉的Megapack储能单元发生了火灾。
全钒液流电池利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,通过储存和释放化学能来实现充放电过程。与目前储能电站的主流电池-锂电池不同,由于锂电池是采用非水电解液,而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,大大降低了电池过热爆炸的可能性。该电池的安全性能使其在电池领域脱颖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