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透社消息,两家澳大利亚公司Critical Metals Ltd和Neometals Ltd在芬兰成立合资企业EIT RawMaterials,计划在欧洲生产高纯钒,用于电网规模级全钒液流电池(VRFB)、特殊钢应用和下一代锂钒电池。与传统采矿相比,该钒回收项目 (VRP) 的目标是在10年内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150万吨,项目将实现零废物排放,并为如何在金属加工业中实现循环经济开创新的先例。
该钒回收项目将建于波里的Tahkoluoto港口,旨在每年处理20万吨矿渣,计划于2024年底开始生产。它将采用“低能耗、低排放、湿法冶金工艺从钢渣中回收钒”。
钒电池是一种基于金属钒元素的氧化还原电池储能系统,非常适用于大型静态储能,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、风能发电储能设备、电站储能调峰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,或成为未来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与其它化学电源相比,钒电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,主要优点如下:
1.功率大:通过增加单片电池的数量和电极面积,即可增加钒电池的功率,美国商业化示范运行的钒电池的功率已达6兆瓦。
2.容量大:通过任意增加电解液的体积,即可任意增加钒电池的电量,可达吉瓦时以上;通过提高电解液的浓度,即可成倍增加钒电池的电量。
3.效率高:由于钒电池的电极催化活性高,且正、负极活性物质分别存储在正、负极电解液储槽中,避免了正、负极活性物质的自放电消耗,钒电池的充放电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5%以上,远高于铅酸电池的45%。
4.寿命长:由于钒电池的正、负极活性物质只分别存在于正、负极电解液中,充放电时无其它电池常有的物相变化,可深度放电而不损伤电池,电池使用寿命长。
钒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才要的重要添加材料,也是用于长期储存可再生能源能量的全钒液流电池材料。目前,全球约 75% 的钒供应来自中国、南非和俄罗斯。